地方創生,有如培育是百年計畫

前言:昨天是首次針對單車經濟議題進行的交流會,先感謝 濱線熊 Hamasenbear 的馬卡卡與 樹德老師的瑪莉珍。原本只是老朋友們的談談聚會,進而形成個沙龍時光。

這邊直接先跳總結,「經營有如培育是個百年計畫」。
依照時間軸來計算,相當於第二代快第三代才有可能看到果實。島波海道也是投入了相當資金、人力、行銷、建設...等等,前後也差不多是十年的光陰才有今日的國際米其林自行車道的稱號。 第二是,「用產業鏈活絡地方」。若我們研究過去城市的發展脈絡,如金瓜石的煤礦、鹽埕的大港、海安路的五條港、函館的船貿...等等,曾經的興盛與衰退都跟產業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 第三則是針對當地商家,「把自己的品質做出來」。不可否認地方的發展與政府政策是息息相關的。但在這前提之下,與其仰賴政府、祈禱外地觀光客關注消費,不如就是把在地特色、品質做出來。當然溫飽肚子是首要的,然而在斜槓時代裡多重身份是必須具備的。 其他與會者的想法,可搜尋「Yen老師之不老師life」。 最後,我自己也實際體驗用c-bike高雄半日輕旅行。上半場自己從美麗島站開始租借前往鹽埕,由於好幾年沒來了,發現改變了不少。下半場是由馬卡卡領騎導覽,果然還是有差異的。尤其是有在地文化、歷史故事的據點就格外需要有人介紹才能知曉。

留言